後疫情时代,预立遗嘱的概念慢慢开始普及。然而作为人生最後、也是最重要一份正式文件,你是否知道在台湾的现行法规中,若想要自己「预立遗嘱」,在不进行公证或经由「见证人」的情况下,必须整份遗嘱「亲笔抄写」、并亲签才具备法律效力?
目前也采取相同原则的日本,自 2020 年起开始推动遗嘱制度的数位化进程,目标於 2024 年提案「自书遗嘱」的「数位遗嘱」制度,将有助於实现更简易平顺的继承流程。
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报导,日本政府法务省正在规划的遗嘱保管制度,将能使用电脑或手机直接在网路上书写、保管,完成後再於云端空间保管,具有法律效力。
日本现行制度下,具备法律效力的遗嘱有 3 种(台湾则另有代笔、口授等遗嘱制度)。
- 自书遗嘱(自笔证书遗言):需由本人亲笔在纸面上誊写整份遗嘱。
- 公证遗嘱(公正证书遗言):委托公证人制作遗嘱。
- 密封遗嘱(秘密证书遗言):将已密封的遗嘱携至公证单位进行公证的遗嘱。
日本的「自书遗嘱」除了亲笔誊写全文及亲签之外,与台湾最大的不同处在於、还必须将自书遗嘱交付政府的法务局保管才有法律效力(台湾可以到地方法院办理遗嘱认证加强法律效力,但非必须)。另外,在预立遗嘱的当事人死亡後,若要领受遗书,遗族的申请调阅的手续也相当繁复。
根据法务省在 2018 年发表的调查,当时已完成、以及有计画预立自书遗嘱的人,推估共有 1204 万人。相较之下,以 2022 年的公正遗嘱量更 11 万 1977 件、密封遗嘱几乎少有人用,显示自书遗嘱的数位化改革有相当大的需求。
对於已累积某种程度资产的当事人而言,遗嘱内容必然涵盖所有不动产、存款等所有要继承的资产清单。不论是否为高龄长辈,自行以自书遗嘱的方式制作并不容易。因此大多仍需要律师等专业者的协助。
如果是使用网路、就能设计依照固定格式填入的系统,即使是不清楚遗嘱法规的当事人,仍有机会自行制作。而且比起纸本遗嘱可能有遗失风险,透过区块链技术,不但可以永久保存、也能有效防止篡改。
根据报导整理,目前海外已有几个国家推动数位遗嘱。如美国於 2019 年订立「电子遗嘱法」,由 2 名以上的见证人当面见证电子签名的遗嘱,就会被承认是有效遗嘱。目前有内华达州、印第安纳州、佛罗里达州等地方已正式导入该法规。
韩国法规则是承认当事人的口授遗嘱、以及在见证人陪同下的录音遗嘱。
不承认数位与录音形式遗嘱的则有德国与法国。主因则是认为遗嘱与一般契约不同,是本人死後才正式生效,而死後就无法再度确认当事人意志,因此这些国家对於推动电子化、数位化的态度较为审慎。
核稿编辑:Anny…